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仪器设备相关技术及应用培训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5年7月2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教装备分会承办的“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仪器设备相关技术及应用培训”在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岛津”)成功举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处长刘永强,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黄刚,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李军波出席培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晴主持本期培训活动。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质谱成像产品资深专家董静博士、MALDI产品高级专家张琳博士、应用拓展高级专家罗世恒博士、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教育行业负责人侯艳红经理等行业内专家学者在培训中共同探讨了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发展方向。
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吸引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积极响应,线上线下100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会议现场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徐晴副总经理 主持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经理 黄刚致辞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黄刚总经理在致辞中介绍了系列培训活动的基本情况,2024年已经举办了二期,已经有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500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系列培训活动。2025年将继续在高教司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培训活动,希望参训人员能在仪器设备的理解、操作、使用等方面的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对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以及岛津为培训活动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 李军波副事业部长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业务部李军波副事业部长致辞,他着重指出,本次培训深度聚焦 “成像质谱显微镜”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等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科研利器,介绍其技术原理、特色应用案例及解决方案,帮助高校的老师掌握相关仪器设备应用的核心能力。李军波副事业部长特别分享了岛津制作所150年来"以科学技术贡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并深情寄语国内科研工作者:希望传承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科技实力的持续提升。致辞的最后,诚挚地向与会专家学者发出邀请,期待未来能就相关领域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科研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随后进入了培训环节,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成像质谱显微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应用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质谱成像产品资深专家 董静博士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质谱成像产品资深专家董静博士进行了题为《成像质谱显微镜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发表,成像质谱显微镜是岛津将光学显微镜和质谱分析结合在一起开发的独特质谱成像平台,在获得目标样品的形态学图像同时获得相关化学物质的空间分布信息,并获得高精度光学与质谱图像重叠结果。董静博士在发表中展示了成像质谱显微镜在医学、药学、生物学、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环境等具体应用案例及目前应用方向,并对开展成像质谱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MALDI-TOF产品高级专家 张琳博士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MALDI-TOF产品高级专家张琳博士首先系统性地介绍了MALDI-TOF质谱技术的发展历程、核心工作原理、标准操作流程及其独特优势。随后,她结合不同领域的实际需求,深入剖析了该技术在蛋白质组学、多肽分析、核酸检测、高分子聚合物表征及小分子化合物鉴定 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案例。此外,张琳博士还重点分享了核酸质谱分析技术及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成分解析等合作研究项目的最新进展,展现了MALDI-TOF质谱在科研与工业应用中的广泛潜力。发表题目《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基本原理及应用》。

岛津创新中心应用拓展高级专家 罗世恒博士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应用拓展高级专家罗世恒博士发表了题为《组学解决方案及应用》的专题报告,介绍岛津创新中心代谢组学相关解决方案及合作成果,包括GCMS靶向代谢组学,非靶向和拟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流程、特点及应用案例。
报告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移步至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实验室,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上机操作演示活动。本次演示重点展示了两大核心技术平台:成像质谱显微镜上机操作、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演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此次上机操作不仅让与会者零距离感受了岛津先进技术的优质性能,更通过面对面的技术交流碰撞出更多的创新思路,为后续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期间大家积极提出问题,进行技术交流
活动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学术会议以质谱分析类实验仪器设备为核心,重点探讨了"成像质谱显微镜"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等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关键技术装备。会议系统解析了仪器的技术原理、创新应用案例及行业解决方案,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的技术洞察。
